第七十四章 成百上千万的大买卖(2 / 3)

宝玉手中的东西。

可这时,李宝玉已翻身上了后车箱。

「赵二哥。」陶大宝回过头来,对赵有财说:「要不我跟他们去得了。」

赵有财一愣,皱起眉头问道:「你跟他们去干什么?」

「我没见过那什么铁呀。」陶大宝道:「那都干啥的?」

解臣闻言一笑,给油发动汽车。

赵有财嘴角一扯,没好气地问陶大宝:「你没抠过獾子?」

「我抠过呀!」陶大宝道:「獾子,我还能没抠过吗?」

「那獾子洞犄了拐弯的,你拿棍子往里一探。」赵有财双手比划,带给陶大宝讲,道:「探进去这么大块,捅不动了那就是拐弯了呗?你在拐弯那外头,拿镐刨开。完了往拐那边再探,不就这么回事儿吗?」

「啊……」陶大宝听完,终于明白探洞神针铁是怎么回事了。

但陶大宝心中仍有好奇,问道:「那个什么勾呢?我听又是要命,又干啥的?吓人唬道的!」

赵有财嘴角一扯,随即一扬下巴,道:「去他一边旯去,那就是个长把钩子。伸洞里,獾子咬死口,勾住了往出一拽。」

「嗨!」陶大宝感觉有些失望,他撇嘴看向窗外。而这时的赵有财转头,瞪了一眼捡笑的解臣。

解臣脸色一变,紧绷着脸,抿着嘴想笑又不敢笑。

吉普车先到西山脚下。

随着「咵咵」的关车门声,赵军、楚安民、赵子阳、宋志远四人纷纷下车。

「就这儿啊?」楚安民看向车前,赵军来到他身边,指着前方说道:「楚局,你看!」

前面一片土坡,被积雪覆盖。

所谓的荒凉地,不是不毛之地,而是杂草丛生。就像庄稼人说地荒了,指的是农田里杂草多。

这片荒凉地上一夏、一秋长了无数枯黄草,大雪一落,将草都压在了下面,但有小榆树、小柳树毛在雪中支棱着。

由于是赵军指路,所以吉普车正好停在土坡南面。

所有动物的

巢穴,再怎么隐蔽,都有一样是固定的,那就是洞口都得向阳。

一眼望去,雪地上脚印、扑腾痕迹到处都是,远处土坡上,更是密密麻麻的洞***。

楚安民看到那么多洞穴,再转头看看赵军,心想自己闺女的狐狸围脖有着落了。

「局长!」忽然,赵子阳惊呼一声,指着西边林子。

这片荒凉地两边,西边是片杨树林,东边是片桦树林。

赵军重生前,为了生计还来那东边的桦树林采过桦树茸呢。

「啥玩意啊?」楚安民望去时,只见一抹灰白闪过。

「哎呀!」楚安民眼睛一亮,回头问赵军道:「是不狐狸?」

「应该是吧。」赵军抻脖看去时,那林子边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

这时,楚安民扒拉了赵军两下,问道:「咱们这边狐狸,多数都是灰的呗?」

「嗯呐!」赵军点头,道:「多是灰不突的,再就是白的、黄的。」

「有没有红的?」楚安民又问,赵军却是连连摇头。

山间野兽,除非黑老虎、黑熊怪、熊鬼子那样战力强悍的主,否则太另类都很难存活。

像那兔子,小时候儿歌都唱黑兔、白兔什么的,但在山林里,很难见到纯黑、纯白的兔子,能看到的大多都是灰兔,就连黄兔都很少。

狐狸也是如此,灰、白两色居多,黄的就很少了,红的更是难找。

听楚安民说要找红狐狸,赵军一笑,道:「楚局,有没有红狐狸,咱先不说。就比方说,咱打着了,那玩意做成围脖也不好看呐!」

「唉呀!」楚安民也笑了,他摇头道:「我闺女,看报纸上小故事,说红狐狸、红狐狸的,呵呵……」

说到最后,楚安民也乐了。

「行,楚局。」赵军点头,道:「要有红的,咱高低给它整住!」

「那就看你的了!」楚安民向赵军一挥手,道:「我是整不了啊!」

听楚安民这话,宋志远、赵子阳在一旁连连点头。

「行!」赵军道:「咱尽可量挑那个隔路色,完了楚局你拿回去以后,找人给它熟了。熟完了,你找人拧个夹子,缝到它嘴里头。」

「那是干啥呀?」楚安民不解地问,然后就听赵军往自己脖子上比划着说:「这么围上,一捏那嘴丫子,夹子正好夹尾巴上,这不就围住了吗?」

「哎?」楚安民眼睛放光,惊喜地看向赵军,道:「你这招好啊!你行啊,赵军,脑瓜够用啊!」

「呵呵……」赵军呵呵一笑,这招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十年后,真皮的狐狸围脖都是这样的,都是狐狸嘴叼狐狸尾巴。

笑声落下,赵军忽然想到一事。别看现在狐狸皮不值钱,十年后一禁猎,那可是了不得了!

尤其是东北人爱皮草,在人工饲养的貂皮没大规模进入市场的时候,一件貂皮衣都十几万、几十万。

一条狐狸皮围脖,几千块甚至上万块。正是因为这个,导致两千年后hb秦皇岛一带的农村,全是养狐狸、养貂的。

此时的赵军,忽然想到自己老娘明年收山货的时候,可以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