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赵军:我要创业,我要养猪(2 / 3)

赵军道:“还我们没问?刚才我仨搁那儿那么唠嗑,说我大姥家猪养出猪砂咋咋地的,你一声不吭,就搁那儿看电视。”

眼看这小子一个劲儿数落自己,赵有财使眼皮夹了赵军一下,然后就听邢三道:“二兄弟,是不是当着我面,你不方便说呀?”

“没有,没有。”赵有财一听,连忙摆手,道:“老哥,那哪能啊?”

“老哥,他就这样儿。”王美兰附和着,劝邢三道:“他就是嘴奴,你看这些年他都没跟我说呀。”

“呵呵……”听王美兰这话,邢三笑了。赵有财在这方面,属实是个人才。

“三大爷,你可别多心哈。”赵军拍了拍邢三胳膊,道:“谁也没拿你当外人啊。”

这话倒是不假,赵家是真不拿邢三当外人。而邢三也不辜负赵家人对他的信任,从财宝窖到金葡萄的线索,每件事都有邢三很大的功劳。

听赵军这么说,邢三一笑,然后冲赵有财道:“行啊,二兄弟,那你就快说吧。”

“哎呀,其实也简单。”赵有财道:“猪羔子抓回来以后,养到二十来斤,就给河里打上来那小鱼崽子、臭鱼烂虾的,都给它和食里喂。完了等到上秋,天天给它熬豆饼水。”

他这么说是合理的,刚抓回来的小猪不能吃黄豆,要不然就得像张利福似的,使小猪活活胀死。

过两个月,等小猪身体硬实了,也到夏天了。这季节猪食容易馊,这是没办法的事。要再配上黄豆水,那可是绝了。

而到了秋天,气温低了。这时候的猪,也能享受黄豆水了。

“这就完啦?”王美兰问,赵有财道:“没完呀,咱不说上秋嘛。这前儿,山上山核桃,还有榛子、橡子,这几样就让它嘎巴嘎巴嚼去。”

邢三闻言,眉头一皱,道:“这不跟野猪似的嘛。”

“哎?”赵有财道:“跟野猪就差一样儿,就是豆饼水。完了等到落雪了,不得给它插食了吗?插食的时候,给它放两把磨碎的小米。”

夏天猪养在山里绝对饿不着,但到了冬天就不行了。

这时,赵有财还在说着,他把手往后窗户一指,道:“像这黑猪,都得两三年能养这么大,就按我说的招。养这么大给它一宰,你看有没有猪砂?”

王美兰、邢三闻言,两人眨巴、眨巴眼睛,琢磨着赵有财这番话的可行性。

他们不是不相信赵有财,毕竟这时王大巴掌留下来的。而且,邢三当年在王家出苦力的时候,也见过王家杀猪出猪砂的场景。

只不过,要这么养猪的话,属实是不容易呀。

有是鱼、虾,又是榛子、橡子、核桃的,这得咋伺候啊?家里商会还那么多活儿呢,谁有精力进山给它整这些去呀?

要有那时间,都不如赵军磕俩熊瞎子去。

甚是要说猎熊有危险,抓活狍子去也行啊。

一个公狍子,送到永兴大队就是一百块,母狍子更贵。多抓几个,不就顶一斤猪砂了吗?

赵军倒是没这么想,他想到自己上辈子的时候,好像是听说过,像什么狗宝、羊宝、鸡宝、猪砂之类的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动物体内的结石。

而结石具体是怎么产生的,赵军这个没文化能知道才怪呢。

但此时。赵军心中创业的念头愈发强烈,然后就听他对赵有财、王美兰和邢三说道:“爸、妈、三大爷,你们看这样儿行不行?”

“咋地?”王美兰问,赵军道:“咱跟我周大爷商量、商量,趁他在位呢,咱包他一片山头。”

“你干啥呀?”赵军话音落下,赵有财便问:“你要当把头啊?”

“不是。”赵军道:“我是这么想的,咱在山上围俩猪圈。然后呢,开春抓小花了棒子,专门挑母的都留下。养呢,咱还不圈养,全都散养。”

“那不都j8跑了吗?”赵有财说话属实是不文明。

“开始咱们喂,后期咱也喂,但后期喂的就少了。”赵军道:“咱从开春喂到秋,它还能不认家吗?

等到秋了,让它们自己出去找橡子啥的。你说它吃鱼呀,秋天河泡子、沟塘子水干了,蛤蟆、鱼在那儿,它们自己就吃了嘛。”

野猪是杂食性动物,二三十年后,有不少在山里开蛙场养林蛙的,都得养狗防野猪去偷蛤蟆。

赵军刚说的,是每年夏季涨水,山里不少沟塘子全都成河了。等到秋天,水位一下去,露出来泥坑、小水泡,野猪进去连打滚,带找鱼虾果腹。

赵有财三人面面相觑,听赵军这么说,喂猪的问题似乎解决了一大半啊。

就在这时,赵军继续说道:“等这野猪长成了,咱留它几个月。”

“为啥呀?”邢三问,赵军笑道:“咱不留的都是母猪吗?”

见三人点头,赵军笑道:“一到冬天,必招大炮卵子。大炮卵子给这些母猪配上以后,来年开春把猪羔子一下,等猪羔子吃完奶了,咱再给大猪杀了。”

听赵军这番话,赵有财三人目瞪口呆。

按赵军这么设计,除了第一茬小花了棒子需要自己去弄,以后野猪配种、繁育都不用人操心了。

然后,就等着一茬茬的野猪贡献猪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