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猎鹿三件套与捉金雕锁(2 / 3)

忽然意识到,他弟弟已经不是一般人物了,谈笑间将那么大一件事摆平,要换做自己,得跟那帮老娘们儿吵的脸红脖子粗。所以在感觉到不妙以后,李宝玉决定得抓紧给李如海做身衣服。“宝玉呀。”这时,韩秋燕在一旁问李宝玉道:“今天林场不忙啊?”对这个女婿,韩秋燕还是很看好的。一米九的大高个儿,工作也好,家里条件也好。关键是人本分、实在,比那个张来宝强多了。“不忙。”李宝玉笑着应了一句,然后问道:“大娘,你回家吗?我送你回去。”“不用了。”韩秋燕往小卖店那边一比划,笑道:“你家如海回来了,我也去凑凑热闹。”李宝玉:“…”…岭南,向阳屯老解家。外屋地小鸡炖蘑菇的香味不住地往鼻子里钻,但里屋这帮人却是在看老解家的宝贝。解臣就说嘛,他张大哥家有祖传的宝贝,他们老解家也有。于是,解忠、解臣两兄弟去到下屋,抬着一个花曲柳箱子回来了。等打开箱子一看,却是有几样祖传“兵刃”。一把蒙古剔,鹿皮的刀把,刀是又尖又快。这是解臣他爸留下来的,据说当年解老爷子曾使此刀宰鹿无数。在之前赵军和解家兄弟刚认识的时候,赵军和张援民弄着一头大马鹿,解忠、解臣帮着赵军把鹿蹄、鹿筋什么的都剔下来,还说是小时候看他爹整过这个。而在那箱子里,还有一锹头。这锹形是尖锹,但比起一般的尖锹,它又窄又长,锹尖两侧还开了刃。后头带一个库,可以接棍棒。在场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锹挖坑绝对好用。“哎呀,兄弟!”张援民使大拇指肚拨着那锹尖一面的刃,道:“这玩意是不是我大爷拿着砍鹿腿的?”“哎呀!”解臣跟张援民他们混这么长时间,也学的能虚呼了。听张援民这么一问,解臣点头道:“张大哥,你听没听过那个钩镰枪、拐子队,大破铁面连环马?”“没有!”张援民摇头,一脸求知欲地问解臣,道:“兄弟,这里头还有故事啊?”“哈哈哈…”解忠在旁哈哈一笑,伸手把解臣一推,然后跟张援民说:“别听他白话,什么砍鹿腿,这我爸以前挖陷鹿窖用的。”“呦!”张援民闻言,忙把手里锹头翻了个面,仔细端详起来。早年间,张广才岭附近的生产队都养鹿。养鹿肯定得抓活的。要想抓活鹿,可在开春阳坡没雪、背阴坡没雪的时候,带狗进山捕捉。再就是下捉脚,但那时候的捉脚,没有赵军下的捉脚先进。以前的捉脚,都是秦东、秦南使的那种。而抓鹿最有技术含量的方法,是挖陷鹿窖。说白了,就是挖陷阱。但在东北挖陷阱可不容易。东北大地,四月份的时候,阳坡地表破土往下挖两米,那土可能还冻着呢。冬天就更不用说了,也就夏、秋两季可以。但夏秋两季的草都一人来高,一场雨过后,草更是往起窜。挖了陷阱,哪怕在旁边立警示也不保险,万一给人掉里呢?若是摊上人命官司,就像黄贵那个打黑瞎子打死人的朋友,直接蹲三年。别说什么那么大山,少一个人、两个人都找不着。就像赵军今天要上山,这一路从家出去,碰见个人就会问他去哪儿啊?赵军一说去哪个山头、哪个大班,两天人不回来,家里人能不去找吗?同样的,挖陷阱的人扛锹上山,这一路上不光认识的人问,那山里还有不少老山狗子呢。真要是出了事,想全身而退怕是不可能。所以陷鹿窖绝不是挖个坑就完了,人家挖的那坑是带坡的,一层一层的。鹿掉进里头,纵跃不出来。而人掉进去有缓冲,只要不是倒血霉,都能保人无性命之忧。此时赵军从张援民手里接过那锹头,不由得想到了青石顶子上的悬羊。就如钓鱼的人,都梦想着能钓着一条百斤大青一样。这些打围人也是有追求的,要不然赵有财一天咋那么能嘚瑟呢?而赵军这一年来擒猛虎、灭猪神,率狗帮撕东北豹,带单狗猎野猪王,驱车击毙一千三百斤的熊霸王。可以说赵军在打围这一行里,已经是快到顶了。哪怕自古武无第二,但岭南、岭西、岭东这些打围的,除了赵有财,再真没谁说不服赵军的。但在赵军心里,他一直都惦记青石砬子上的那只悬羊。对它,赵军想了很多办法,现在就等入冬后,好一一实施。而现在,解臣又给赵军提供了一个办法,就是挖陷窖。这时,张援民问解臣说:“兄弟,你会挖陷鹿窖不?”“我不会。”解臣答道:“我以前就跟我军哥说过,我爸走的早,我哥那时候天天搁村儿里瞎混,我岁数还小呢…”“上一边旯去!”解臣话还没说完,就被解忠喝止住了。张援民见状一笑,转头问解孙氏道:“大娘,你知道咋下鹿窖不的?”张援民心想这解孙氏跟老头子过那么多年,咋还不得知道个大概呀?可等他问完,却见解孙氏摇头,道:“我不知道,我在家从来不管这些事儿。”解忠、解臣闻言,齐齐嘴角一扯,而张援民却听赵军说道:“没事儿,大哥,我会!”“呀!”不光是张援民,就连解忠、解臣也都很是惊讶,解忠直接对赵军说:“兄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挖这玩意得有老把式带呀,要不给人掉里啥的,那可麻烦了!”赵军闻言却是点了点头,道:“没事儿,没问题。”说完这句话,赵军把手里锹头递给张援民,道:“大哥你看看,等回去了咱打几把。”“啊,行!”张援民一口应下,而解忠当即就道:“兄弟,你还打啥呀?你把这个拿走就完了呗!”“别的啦。”赵军说道:“这我解大爷留下的,你们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