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交趾的命运(2 / 4)

中叛逆,为祸四方……”

“臣斗胆,恳请皇帝陛下推恩……”

说着,他就眼巴巴的看向那殿上端坐着的小皇帝。

此时此刻,他的演技全面爆发。

眼泪从眼眶中流出来。

赵煦居高临下,看着他的做派。

脑海中,此人的形象,莫名的和他在现代网络看到过的一个长着胡子的交趾人照片重叠在一起。

“还真是一模一样呢!”

“果然是一脉相承!”

错非赵煦在现代留过学,此刻恐怕都要被其忽悠过去。

好在,赵煦在现代留过学,对交趾人的做派,有着足够了解。

而且,他还打算利用交趾人的这个秉性,让他们为大宋再次伟大,添砖加瓦。

赵煦问道:“卿的意思是要大宋调停战事吗?”

李太德俯首:“臣惶恐……”

“只是,臣恐占城、真腊,不从陛下之诏……”

李太德心中清楚,若大宋真的出面调停战争的话。

占城、真腊两国或许会摄于大宋的威慑,真的做到谈判桌上来。

可那样的话,对交趾没有好处!

因为一旦调停成功,和约就受到大宋的保证。

任何一方撕毁,都可能招来宋军讨伐。

尤其是交趾,一旦撕毁和约,就等于打大宋的脸。

可交趾会遵守吗?

不会!

取偿于南是国策。

不止李乾德支持,他李太德也支持。

国中权贵、将帅也都支持。

所以,只要赢得喘息,交趾必然南征占城、真腊,从这两国获得财富、人口、土地,弥补北方的损失。

所以,李太德怎么会傻到,作茧自缚呢?

这个时候,赵煦的年龄就发挥作用了。

尽管李太德已经清楚,这个小皇帝不是一般的小皇帝。

但李太德觉得,这个小皇帝的年纪小,再怎么聪明,也总是能有机可乘的。

而赵煦之前的表现,让他信服了这一点——说几句好话,掉几滴眼泪,人家就真的改变态度了!

甚至都表态,愿意调停了。

李太德受到鼓励后,自然难免打蛇随棍上。

他继续流泪,卖惨道:“一旦如此,则臣国恐将为占城、真腊灭亡。”

“届时,中国衣冠,将消失于安南故地;圣人文章,从此不复出现于南海故郡。”

他已经知道,这个小皇帝,似乎很在乎,圣人文章,衣冠礼乐。

自然会在这个方面大做文章。

赵煦听着,也顺着他的话,沉吟着道:“如此,卿之言,倒也属实。”

但心中,却已经笑开花了。

这可是你们主动要求的。

可不是朕强迫的啊!

于是,悠悠一叹:“奈何,如今御龙第一将,已经回京,朕也无法说服朝野,派兵渡江。”

李太德脑门上冒出汗水来。

派兵渡江?

这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他怎不懂?

宋军真的过了富良江,那交趾国真的要亡了。

他连忙拜道:“臣岂敢劳动陛下?”

“只愿陛下,推恩交趾,与交趾中国甲器、弓弩……”

熙宁南征和今年的元祐南征。

大宋的强弓劲弩,真的让交趾人开了眼,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熙宁有神臂弓,元祐有克敌弓。

在这两种蹶张弩面前,交趾军队的一切甲胄防御,都和纸糊的一样。

真真是沾之既死!

更可怕的是,宋军军中大规模的装备着这样的强弩。

李太德感觉,若能忽悠这个小皇帝,允准交趾得到这样的强弩以及其他北朝的甲器。

有了这样的利器相助,交趾军队定可反推回去。

甚至灭亡占城,攻入真腊。

赵煦坐在御座上,脸上的笑容,已经无法遮掩了。

在现代留学,让他知道,这个世界最暴利的行业就是军火!

他也一直,想要将大宋的军械,卖去各方,以攫取暴利。

可惜,一直没有等到好的时机。

“大宋甲器、弓弩,确有不少。”

“朕记得,御龙第一将班师时,朕曾下诏,命诸军将所带甲胄、弓弩,皆留于广西。”

赵煦说着,看向殿上的燕援,问道:“燕爱卿,朕记得卿兄曾统计过相关数字,如今邕州武库,有多少甲胄、弓弩?”

燕援立刻出列恭身禀报:“奏知陛下,臣兄曾奉诏,统计邕州武库所存甲胄、弓弩、刀剑……”

“共有皮甲七千余副,锁甲三百余副,其他甲胄四百余。”

“有神臂弓五百三十二张,克敌弓四百五十五张……”

“刀枪剑戟,以万计,箭矢五十余万支。”

这些数字听得李太德欣喜若狂。

若能得到这批军械,那么足可打造一支精锐大军。

以此大军为锋,定可击破占城、真腊。

他当即再拜:“臣恳请陛下,推恩交趾,赐臣甲器,若如此,臣与交趾上下定感念陛下恩德,永世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