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2 / 3)

鬼章,如今就在汴京城的同文馆为大宋‘客人’。

其子结瓦龊,也已经在青宜结鬼章的书信招降下,表达愿意率部归降大宋的愿望。

由董毡在大宋熙宁开边后所构筑的青唐吐蕃外部防御,土崩瓦解。

青唐城现在已经暴露在大宋兵锋之下。

只要大宋愿意,熙河路随时可以出兵青唐,终结本就不稳的阿里骨政权。

但没必要!

宰执们说大宋如今不可能在青唐地区建立什么稳固的统治。

故此,灭了阿里骨,除了让青唐地区陷入无主的混乱中,并给党项人做嫁衣外,没有其他任何好处。

而且,远征青唐所需要的资源实在太多,还有翻车的危险——哪怕有温溪心带路,补给线也太过漫长。

在数十年前,唃厮啰就是靠着诱敌深入,在宗哥河大破西夏,元昊几乎是夹着尾巴,才逃了出去。

他的大军,被淹死在宗哥河中的数之不尽——单单是溺死者,就多达万人!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而在青唐城内部,宰执们也都说,阿里骨政权,得位不正,有弑杀董毡,屠戮董毡诸子的嫌疑。

现在青宜结鬼章被俘,西海的结瓦龊请降的背景下。

阿里骨的统治,肯定遭到了很多内部挑战,至少也是质疑。

故此,宰执们认为,如今大宋虽然需要休养生息,但不妨借机拿捏一番,实现一些战略目的。

让阿里骨想要册封的世子邦彪篯入京朝拜天子,就是如此。

邦彪篯来不来,大宋并不关心。

大宋关心的是,阿里骨本人对这个要求的反应。

他愿意,就说明他大概率已经放下了个人野心,短期内西北方向,吐蕃人和党项人再次联手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熙河可以稍微放松一些对阿里骨的警戒了。

他若不愿,那就要让熙河方面,继续敲打,比如说关闭一两个榷市,也比如说,封闭一两条商道。

经济、政治双管齐下,直到其愿意为止!

经过宰执们的科普与介绍,两宫都对目前的西北三国局面,有了一定认知,不再和从前一样,茫然不知,甚至连熙州、兰州在哪个方向都不清楚!

故此,向太后感觉,阿里骨的世子,应该是会入京的。

这样想着,向太后就问道:“对了,六哥打算什么时候,召回赵相公、向宗回还有高公纪?”

赵煦抿了抿嘴唇,答道:“儿臣以为,还得再等等……”

“等朝堂的局面稳定后,再召回赵相公他们……”

“以免西贼趁我大将不在,再次入寇。”

“也是……”向太后点点头。

母子两人正说着话,冯景就来到了殿上,行礼后奏道:“大家,郭舍人求见!”

“郭舍人?”赵煦故意问道:“可知何事?”

冯景稍微犹豫了一下后,答道:“听说,还是御史们弹劾驸马的事情……”

“知道了!”赵煦点头:“让郭舍人将劄子都送到我的书房吧!”

向太后在旁边听着,忍不住问道:“六哥,御史们还在弹劾驸马?”

赵煦笑道:“母后难道不知,朝廷的御史素来就是这样的吗?”

“哦……”向太后半信半疑的点点头。

垂帘听政两年有余,让她对朝臣们的秉性已经熟悉起来。

御史台的御史们确实喜欢在一个事情上咬着不放。

可问题是……

六哥不是说,驸马犯的只是钱财上的小错吗?

这种错误,一般而言,六哥批示几句,安抚一二,御史们也会识趣的选择放下。

并不会死咬着不放!

所以……

驸马到底犯的是什么事情?

向太后心很细,她留意到,冯景话中所言的‘还是’这个关键词。

所以,今天的弹劾,并非是上次弹劾后的继续。

御史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弹劾驸马?

这样想着,向太后就问道:“六哥,可愿与吾说一说,御史们究竟在弹劾什么吗?”

“是驸马的下人在汴京或者地方上,欺行霸市?”

赵煦摇头。

“霸占了某位百姓的财产?”

赵煦还是摇头。

“强买了某人的祖产?”

赵煦依然是摇头。

这就让向太后不解了。

没办法,向太后二十一岁就入宫了。

她能知道和熟悉的外戚贪钱的手段,一直停留在她入宫前所知的那几个手段。

而人类无法想象自己认知之外的事情。

向太后自也脱不开这个樊篱,忍不住问道:“究竟是何事?”

赵煦笑着道:“母后就不必担心了!”

“总之,就是些钱财上的事情!”

“儿臣稍候下诏,命人从封桩库中拿出些钱款来,替驸马补上亏空就好了!”

“相信御史们有了交代,就不会再咬着不放了!”

“哦!”向太后点点头。

皇帝拿钱给外戚补窟窿,这是皇室的常规操作。

只是,她心中还是有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