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刻。至于为什么刻在这里,就不得而知了。”
几个学童,甚至包括肖平在内,对石壁上的这首诗并没有太深的感受,谈论起来,无非是感慨石壁上的字历经的年代久远罢了。曾芸芸十分熟悉眼前的这首诗,当年在课堂上,她还曾给学生讲过。只是换了时空之后再度面对这首诗的意境,又多了一些感悟。因此,她并没有言语,只是转过身子,目光看向远处,仿若能够看穿时空,看到曾经的自己,看到未来的情形。
在这个世界,自己到底是彻底融入了,抑或只是一个过客呢?她并不清楚。看到曾芸芸偏过身,久久默然不语。纤纤立即又有了新的想法:这个之前屡屡大出风头的少年,面对着这样一块古老的石壁和壁上的诗句,为何长久不语?难道他根本就不学无术,并不懂得这首诗的含义?纤纤看了看熊峰和解鉴,这两人,一个才学差,一个年纪小,尚且品评许久,她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自己也许真的是看走眼了。纤纤强行压抑住心头的颓败,只觉得自己应该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她终于不想再含蓄下去了。
纤纤径直走到曾芸芸面前,问:“公子可读过壁上诗句?”曾芸芸没有立即回答。乍一被称为公子,她有点错愕。微微发愣之后,才明白自己一身男装,导致纤纤误会了。
曾芸芸的错愕被纤纤看在眼中,随即就被认为是慌乱:他果然不懂石壁上的诗句。
看到曾芸芸脸上的不自然很快消失。纤纤又想:果然很会伪装,成为所谓的老大,估计也是这些学童好骗罢了。
曾芸芸并不清楚纤纤为什么会突然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刚要开口,却听纤纤道:“纤纤想到了东坡先生的那首《西江月》。”曾芸芸又是一愣:怎么又跑到苏轼那里去了?纤纤的眼神中明显已经带有了一丝轻视,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曾芸芸听到纤纤继续吟诵: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纤纤吟诵罢,熊峰和解鉴拍手叫好:“东坡先生这首词太妙了!眼前的石壁上,不就有龙蛇飞动吗?”
曾芸芸有些无语:石壁上刻的,明明是朴拙险峻的魏碑字体,哪里是龙蛇飞动?
看到曾芸芸再一次不发一言,纤纤彻底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她本想带月儿一走了之,可是看到肖平等人看向曾芸芸的目光,依然带着浓浓的崇敬,她突象有了一种强烈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