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2 / 2)

五经,后世的研究都是卷跌浩繁,无论哪一种,她都能依次给予指导。至于最近几年哪种本经热门,这并不是关键。能出彩就可以。次日一早,当解鉴得知肖平选了《诗经》之后,颇为失望。肖平道:“你我都选《尚书》的话,若是同时参加科考,便在同一房。每房的经魁只有一个。无论是选你还是选我,都注定有一人无缘前五。如今本经不同,不算坏事。”

解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他很快想到科举的难度,又道:“其实我可不敢奢望经魁。考中秀才,免除杂役,给我父亲减点负担就可以。”进了讲堂,殷志已经到了,正在伏案苦读。看到了肖平,他冷哼一声,翻书更快了。

倒是叶令上前,主动与肖平打招呼,道:“肖兄,昨天听说你还没有选定本经。可有什么打算?如果没有,不如和我一起学习《书经》。家父乃是秋闱第二名亚元。肖兄若是愿意,我可以引荐,请家父收肖兄为徒。到时候,你我可以一起读书。”

肖平很诧异,怎么一进讲堂,叶令就送他这样一份大礼?他和叶令的关系平平。之前,他甚至感受到了叶令期望看他出丑的心态。叶令没有必要替他考虎这些。不过能有一位乡试的第二名举人作为老师,对很多读书人来说,都是莫大的机遇。能取得这个名次的读书人,无一不是有极为扎实的功底,若是能倾囊相授,可以让他学到很多东西。

叶令如此热情,到底是因为什么?

看到肖平不言语,叶令笑道:“肖兄可以再考虑一下。若是成为家父的弟子,你我就是师兄弟。我还有几位师兄,目前在京师做官,有一位还是礼部主事。另外,等这边交流结束之后,肖兄也不需要回社学。家父在白鹿洞书院还有几分薄面,肖兄完全可以去白鹿洞书院读书。毕竞,你可是白鹭洲书院外舍月老的第二名,仅次于殷志。纵然是白鹿洞书院,也不会将肖兄拒之门外的。”肖平看到叶令的热情又增加了,心头的疑云更密。虽然不知道他的初衷,可是能看得出,他肯定不是无私地为肖平着想。若是说代父择徒的话,更是笑话。一省乡试的第二名,想要招收弟子,任是什么资质的,都可能收到,叶令怎么需要巴结他呢?

肖平只好道:“多谢叶兄。关于本经,我已有初步打算,但不是《书经》。叶令露出无比遗憾的表情,道:“真是可惜,少了许多与肖兄切磋的机会。”

叶令带着笑退回座位之后,邱真低声问:“怎么,他没有动心?”叶令摇摇头。他从书页里取出了一张卷子仔细观看。这张卷子,正是肖平上次月考所做的那一张。

邱真也凑过来看了看,道:“真没想到,他的帖经题和墨义题毫无瑕疵。哪怕八股文稍弱,但已略有气象。简直难以想象这是社学出来的学生。原本想接近他探一探他是如何学到这般程度的,谁知道他却不上钩。”叶令道:“反正时间还长,还有机会。毕竟,每个人最关键的学习技巧都是秘密,谁都不会轻易告诉别人的。除了父子,哪怕是师徒,也未必肯全部言传呢。”

邱真问:“要不要把这张卷子给殷志看一看?我感觉他虽然刻苦,但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