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因为司马氏掌控兵权?” 秦始皇冷笑道: “兵权?若司马氏当真掌控了整个天下的兵权,又怎么可能会在淮南、辽东、关中等地接连出现叛乱?” 扶苏又一次哑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忍不住呸了一声。 “这司马昭,怕不是个傻子吧?最基本的兄弟义气都不知道?” “刘盈,你知不知道?” 面对刘邦的提问,太子刘盈一脸茫然。 这不是在篡位么,怎么就和兄弟义气相关了? “父皇,儿臣不知啊。” 刘邦翻了一个白眼,突然有点后悔把刘如意打发去邯郸就藩了。 这刘盈,怎么看也没有刘如意聪明! 刘邦有气无力地指了一下陈平。 这小子,谁爱教谁教,朕是不教了。 刘盈便将目光投向陈平。 陈平想了想,道: “太子可知道,当年陛下在沛县的时候,那可是一方游侠的头目?” 刘盈点头。 陈平道: “想要当游侠的头目,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武力,而是讲义气,是有侠气!” 刘盈:“……” 话是都听得懂,但怎么感觉越扯越远了? 陈平指了指金幕上的司马昭,道: “曹魏群臣,其实就相当于陛下当年手下的那些游侠。” “司马昭呢,就相当于陛下手下的某个游侠,突然变得厉害起来,篡夺了陛下游侠头目的位置。” “本来说好的是和平退位,大当家退了还能安享晚年。偏偏当了这个头目大当家之后,司马昭直接就把原先大当家全家都杀了。” “试想,这其他游侠兄弟一看,大当家全家都被你司马昭杀了,那将来我们当你司马昭的小弟,岂不更是说杀就杀,不留一点情面?” “像司马昭这样的大当家,又有谁愿意替他卖命呢?” 刘盈这才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我明白了。” “等等,陈先生。其实司马昭若是把其他不服的兄弟全都杀了,重新招一批人进游侠团伙,应该就没问题了吧?” 陈平被问得愣了一下。 刘邦闻言,忍不住笑出了声。 “盈儿啊,你的话其实是没错的。” “但问题在于,他司马昭,当真有这个实力吗?” 大明世界之中,朱棣摸了摸浓密的胡须,有些费解。 “父皇,不对啊,之前靖难之役那段视频里,儿臣进皇宫弄死了朱允炆,好像大臣们也没这种冷淡反应啊。” 在那段视频里,除了方孝孺这种硬骨头,其他的大臣都是各种劝进,恨不得朱棣马上即位。 哪里像魏国这些大臣一样,明知曹髦已死,依然对司马昭横眉冷对? 朱元璋笑了笑,道: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东汉末年,乃至三国这一段历史,都是门阀说了算!” “无论是刘氏、曹氏还是司马氏当王族,一个个地方上根深蒂固的门阀,才是支撑朝廷的中坚力量!” “东汉为何有如此多的忠臣,就是因为自刘秀起,东汉王族便是和门阀共治天下!” “即便是汉末,即便曹操已然权倾朝野,依旧有荀彧为首的荀氏等门阀,坚定的支持汉献帝,所以曹操终生都不敢逼迫汉献帝禅位,并取而代之。” “到了曹丕,为了取代汉室,曹丕废掉了曹操取寒门子弟的政策,再次选择和门阀共天下,魏国才得以取代东汉,成为中原正统。” 朱棣摸着鼻子想了想,道: “那司马家想要取代曹家,也只要给门阀更多好处不就行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 “没错。司马懿、司马师乃至司马昭确实都在这么做,可问题在于……” “这司马家,做事太不讲究了!” “发下的誓言,说违反就违反。” “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说杀就杀!” “你想想,若你是某个世家大族门阀的家主,面对司马家这种说话和放屁一般,又喜欢背信弃义又爱杀人的皇帝,你能喜欢得起来?” 朱棣一拍大腿,懂了。 “这些门阀,并不是反对司马家取代曹家,而是反对司马家这种不讲究的做事方式!” “他们想要杀贾充,就是想要逼迫司马昭承认错误,想要让司马家改邪归正,重回和门阀共治天下的正道上来。”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 “对啊,归根结底,无非就是利益罢了。” “司马氏的所作所为,让天下门阀人人自危,唯恐成为下一个曹氏和夏侯氏。” “在这种心思之下,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去支持司马氏篡位为王呢?” “若不是司马氏兵权在握,这些门阀说不得就要立刻起兵,把司马家夷灭三族了!” 朱棣闻言呆滞片刻,忍不住虚心请教。 “父皇,那咱们大明要是也有门阀,咋办?” 朱元璋抬手就给朱棣一个暴栗。 “蠢材,科举一开,天下还有甚门阀?” “有的,只不过是给咱们朱氏皇族效忠的牛马读书人罢了!” “好好看看这个视频,免得将来重蹈司马氏的覆辙,而不自知!” 朱棣摸了摸脑袋,咧嘴一笑,目光投向金幕。 【司马昭终究没有杀掉贾充,而是选择将真正动手杀死曹髦的舍人成济拿出来背锅,夷了三族。】 【随后,又立魏国燕王曹宇之子曹奂为魏国新王。】 【曹髦的死,又让魏国内部再度动荡不安,发生数次叛乱。】 【司马昭好不容易将这些内乱平定,但他也心知肚明,若是继续下去的话,取代魏国之事终究无法获得各大门阀的支持。】 【司马昭思来想去,觉得想要取代魏国建立新朝,就只有一条路。】 画面之中,司马昭坐在大殿上首,神情严肃地开口。 “孤已经决定了,发大兵伐蜀!” 【司马昭召集六路大军,南下发动了灭蜀汉之战。】 三国
第96章 嬴政刘邦老朱将司马家作为反面案例教育孩子(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