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老夫人借着劝慰孙女摆明立场:”我;儿,你莫要这么说,都是阴差阳错,哪里就是你;错?“
沈樾三兄弟也齐齐出声安慰若锦。
洛昕看大家都不跟自己一条战线,也只得退了一步:“我今日身上实在不好,头里晕得厉害,就不陪母亲用膳了,至于桃笙;事情……等我明日身子好些了,再跟侯爷商议。”
就在洛昕准备转身离开之际,又听得身后;沈老夫人拉着若锦劝着:“你莫要在这些事情上过于伤怀了,如果那孩子是因为介意你不回来,那都是她自己想不开,是个糊涂人。我们养了你这么多年,感情自然不是她能比;,你只管放心便是……”
洛昕眼神一黯,快步走出了房间。
洛昕离开后,沈老夫人和沈若锦;对话还在继续:“皇后娘娘;诗会就在五日之后,帖子今儿晌午下到了咱们家里,指明了要你过去,这是多大;脸面!你先准备吧,其他;事莫要多管,若是能得了皇后娘娘青眼,给家里增光,才是对你母亲真正;孝敬。”
谁都知道,皇后娘娘举办这次诗会,是为了给太子膝下;惠安郡主选伴读,其实也是给皇太孙选妃。
自打大皇子失势之后,太子地位日渐稳固,继位便是板上钉钉;事情,皇太孙就是妥妥;下任储君。
别说做了正妃,就是侧妃良娣日后也有极是远大;前程。
就算退一步说,若锦不能给皇太孙为妃,给未来;皇姐惠安郡主做伴读也是金光闪闪;履历,日后拿出来说说也是极有面子;。
对于沈老夫人;嘱托,沈若锦垂头一一应了下来。
她何尝不知道自己和桃笙;差距。
对方是正牌;沈二姑娘,天生有着过硬;身份,而自己只能靠着和祖母多年;情分以及自己;能耐才情占着这个位置。
如果祖母选择放弃了她,把洛桃笙认回侯府,那么自己一定会被打回原形,最多也只能混个侯府养女。
一个出身农家父母不明;外姓养女,一个是侯府正牌;嫡长女,地位天差地别。
如今父亲和祖母还没有下定决心认回桃笙,但母亲很明显已经开始心疼她了,这也是这件事情最大;变数之一。
而诗会马上就要举行,她一定要抓住这目前唯一;机会,好好表现,让皇后选中她成为郡主伴读。
这样一来,谁都不能动她府中嫡女;地位。
= =
洛昕回到正院,见得郑妈妈已经备好了软枕和手炉,此时扶着她坐下,又递过一杯热茶来。
“夫人这几日身上不好,又一路乘车回来,先喝口茶暖暖身子。”
“今儿倒也不算冷。”洛昕道,“只是身上有些乏,这心里也是凉;。”
郑妈妈作为洛昕;心腹,自然知道夫人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她怕洛昕病中伤怀,赶忙出言劝道:“老爷和老夫人是为了家里考量,一时转不过弯来也是有;。听说咱们二姑娘生得极好,尤其那一双眼睛,跟夫人年轻时候一模一样,等日后相处久了,大家都有了感情,自然就会想个妥帖法子认回来了。”
洛昕却不这么认为:“府上这些年来已然十分对她不住,让她一个年纪轻轻;女孩子在外受了那么多苦,她可是我怀胎十月诞下;女儿,我怎么能让她继续这么委屈下去?”
郑妈妈只能继续劝道:“这毕竟是侯爷和老夫人;决断,您也想开些。”
洛昕轻轻“嗯”了一声,“去跟老爷那日;随行打听一下,二姑娘如今住在哪儿,我要去看看她。”
= =
沈裕也知道洛昕这两日状态不好,又是病中,怕她一时想不开再闹出什么事情,故而第二日一早就特意来了正房,陪着夫人用饭。
洛昕今日情绪相比起昨日相对稳定了一些,和沈裕说起话来也冷静了许多:“桃笙和锦儿;事情,你和母亲究竟是怎样打算;?”
沈裕道:“若锦是母亲一手带大;,小辈当中母亲独独宠她一个,她最是舍不得锦儿这孩子。锦儿自从知道我们找到桃笙踪迹后就大病一场,还险些丢了性命,依着我说,这事还是再多等几日,若锦身子好一些了,再把桃笙接回来便是。”
沈裕觉得人都流落在外十几年了,也不差这一个月两个月,还是要等若锦参加诗会回来后,再公布此事,请回桃笙不迟。
洛昕突然想起,从前老侯爷还在世之时,府上曾有两个正室所出;姑娘,都是老夫人;嫡亲女儿。只是大姐一直寄样在老家祖母跟前,二姐则一直养在沈老夫人膝下,跟大姐比起来同老夫人更加亲近。
即便这两人都是老夫人亲生女儿,她依然只向着自己养大;孩子,甚至为此夺了大姐姐原本定好;亲事,就是为了让二姐有个好归宿。
毕竟是多年婆媳,洛昕清楚老夫人;想法,也知道老夫人;手段,也正因如此,她开始越发地担心起桃笙来。
“可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