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齿轮和传动轴等,让润滑油均匀的涂抹到齿轮和接头上。
等润滑油涂抹好,队长爷爷和队干部们都来了。
王建昆让人往燃烧室里填上干燥的松木,由队长爷爷用火把点燃松木,接着就是等待。
等待的期间爷爷让王建昆给众人解释了下这台锅驼机的情况。
于是王建昆将锅驼机用了多少铁料,自重300斤,预估达到20马力以上等等信息跟众人说了下。
还有就是平常如何维护保养,遇到鸣笛警报该怎么紧急处置等也说了下,主要是让王家兄弟两记住。
众人等了大概一刻钟,锅炉里的水开始沸腾产生蒸汽了,压力表的指针开始慢慢转动。
等压力来到2个大气压时,王建昆慢慢转动出汽阀门,蒸汽开始加热输气管道和气缸。
等加热了一会,王建昆把阀门全部转开,大量蒸汽进入气缸,推动曲轴转动起来。
开始曲轴转动很慢,因为曲轴是连着一个很大很重的蓄力轮的,蓄力轮在传动杆的带动下也缓慢转动起来。
速度越来越快,蓄力轮转的飞快,王建昆估计转速得有每分钟上千转了。
王建昆仔细观察了一会锅驼机的运行,并将其投射到脑海里,让智子帮忙分析计算下具体马力有多少,同时也看看有没有什么隐患。
智子根据投射进来的3D图像,做了模拟计算。
发现最大能达到29马力,经济运行速度是26马力,这个状态只要保证中火就可以。
王建昆也这些查看其中连接部位和密封部分,发现都符合设计要求。
看了锅驼机是制造成功了,王家生产队的生产力将在锅驼机的带动下实现质的飞跃。
到时富余的劳动力会倒逼着进行改革,将劳动力从生产队这个集体释放出去,让大家都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工作,去生活。
队干部们在锅驼机成功运行了好一会后就纷纷离开了,王建昆则开始对父亲和王家两兄弟进行使用培训。
例如如何开始启动,如何观察水量,如何在气缸或传动轴故障时紧急泄压保证安全等。
培训完还让每个人都进行了从启动到停止工作的全流程上手实操。
待3人都操作了一遍后,就结束一个上午的工作回家吃饭,下午再组装搅拌机和制砖机。
中午王建昆在家吃完了一顿全素菜,大热天肉不好保存,所以前几天买的肉已经吃完了,明天去凤山一定记得买肉。
爷爷已经从会计那拿回了锅驼机还有搅拌机和制砖机的钱。交给王建昆让他保管好,明天尽快去把钱付了。
下午王建昆就开始组装搅拌机和制砖机。
搅拌机最简单,就是一个转动轴连上两个搅拌的铁片,铁片在圆柱体铁锅的里面,传动轴穿过铁锅与铁片相连。
到时候用皮带将搅拌机和锅驼机相连,就可以用锅驼机带动搅拌机搅拌泥巴。
制砖机稍微复杂点,因为考虑到连续制砖,所以是有6个砖模,到时候搅拌机搅拌好的运到制砖机漏斗里,每次掉落下相应的泥后有砖模接住。
再就是压合,开模,脱模等。
除了将搅拌机里的泥转运到制砖机漏斗需要人力,中间的几个步骤都由机器连续自动完成。
脱模后再由人工转运到棚子下阴干。
时间在三人的忙碌中匆匆溜走,花了3个小时终于把制砖机也组装好了。
这次就没让人通知队干部们,王建昆指挥王家兄弟两去挑了相应的筛选好的黄土和干净的河水导入搅拌机,将搅拌机和锅驼机用皮带连接起来。
合上闸门,锅驼机的动力传递到搅拌机,搅拌机的两个大铁片搅动着铁锅里的泥土。
没一会,泥巴就搅和均匀了,比人工脚踩手翻还要均匀。
把闸门断开,搅拌机停止运转,打开取泥口,将泥倒入到制砖机漏斗里。
合上制砖机和锅驼机的闸门,动力给到制砖机。
漏斗自动打开,泥巴往下掉落到转动到位的砖模,装满后就合上砖模,这个面具转动到压实的部分,下一个砖模又来到漏斗下面。
压实的砖模移动到开模位置,被勾住打开磨具,转动到脱模位置,压实的砖被推杆推出磨具,接着就又回到漏斗下面开始下一个循环。
这相当于一个自动流水线,效率很高。
王建昆检查了下出来的砖坯,发下尺寸质量都达标。
于是为了测试制砖的效率,王建昆又叫来了两个人,配合着加水加泥以及运转泥巴到制砖机,让搅拌机和制砖机连续作业。
测试了半小时后发现,4个人配合用机器,抵得上80个人用手工制砖的效率了。
测试完后王建昆让王家兄弟两将三台机器都停机,他仔细检查了传动部件和密封部件,发现磨损在设计范围内。
这说明锅驼机及其带动的搅拌机和制砖机已经可以实用化了。
王建昆跟父亲说了下刚才的测试情况,父亲听完都震惊了。
没想到机器的能力是如此之大,效率是人的20倍。
于是他打算明天在生产队会议上说下这个事情,并且从早上就让队干部